仙来居伴奏网

标题: 我的传统音乐概论期末论文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求沙仁广生    时间: 2006-2-26 00:06:51     标题: 我的传统音乐概论期末论文

论新疆昌吉回族"花儿"演唱风格的把握  

摘要:源于陇中高原即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花儿流传至新疆,并扎根于昌吉地区已有几百年历史.花儿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也是回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昌吉花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我们只有仔细地研究和体会它的曲调特点及各种衬腔在歌唱中的运用,才能把握花儿的演唱风格并且把这种艺术继承和发扬光大.

关键词:新疆昌吉  回族"花儿"  演唱风格

                     前言
  新疆昌吉地区的回族"花儿"在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无论唱词或者音乐都以独特的风格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喜爱。它是昌吉回族人民创造的文化财富,是回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发展演变,并且与其他民族或者地区的民间音乐彼此影响,融合中逐渐形成各自的的民间音乐风格与特点。由于昌吉回族“花儿”基本上是随着陕,甘,宁的回族人民屯垦,移民,经商,随军,自流而被带到这里,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昌吉的“花儿”。几百年来,在新的领域和民族环境中,花儿肯定从唱词或音乐上有演变,这种演变后的风格和特点就是今天昌吉回族“花儿”的特点。
新疆昌吉回族“花儿”,根据其文学及音乐特征分析,大多可以归为河湟花儿系统。在新疆,回族群众大多聚居在平川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村庄/院落是各族群众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新疆特有的绿洲文化的影响使得昌吉回族“花儿”曲调既有塞上花儿高亢,刚毅的山歌本色,有独具一种细腻委婉的田园风彩。它有悠长的旋律线条,旋律起伏比较大。旋法上运用四度框架与细碎装饰音相结合推动曲调发展。上行时多采用连续四度的跳进形式,下行时则采取迂回波浪式的运行。在旋律进行中,先现音与延留音先频繁出现。这些特点逐渐形成了昌吉回族“花儿”的音乐风格,也使得昌吉回族花儿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一.“衬腔”的演唱
“花儿”的词多为即兴创作的,为了演唱方便,常常临时加入一些衬词,而衬词的运用也颇有特点。花儿与曲调的结合,使花儿词产生了广泛而大量的衬字,如:哈,者,呀,也,吆,么等。衬词如:哎吆,啊什等。衬句如:尕连手,三三六二六,尕马儿拉回来,阿哥的白牡丹等。这些表现衬字,衬词,衬句的曲调统称为衬腔。而衬腔则是构成花儿曲调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是花儿曲调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儿曲调的名称,通称谓“令”。而以衬词命名的令,如:{尕马儿令}{呛啷啷令}{三三六二六}{水红花令}{白牡丹令}等则占了大多数。从花儿的标题就可以使人领略到衬词在花儿曲调中的地位。
如“哎/吆/也/扑灯蛾要/吃些黄白/的菜也/[哎呀]黄白/的菜[啊这]/绿八哥/[啊这]要吃/些米[也]}”。开头的“哎吆也”要节奏比较自由,舒缓,在情绪上应给人以开阔,高亢的印象。强调腔体的开度,气息要扎下去,声音要比较嘹亮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唤起对方的共鸣。唱好了开头的几个衬字,就起到了开腔定音,引入主题的作用。
由于花儿在演唱上具有十唱九不同的特点,所以同一曲调[令]经常有许多不同的变体。衬腔用在曲调中间,一般可以三种情况:一.在两个乐句之间加入衬腔,这就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曲调的发展起着巧妙的连接作用,也为下一乐句的出现作了应有的铺垫。二,在一句正词之后插入衬腔,就使整个曲调结构趋于对称,平衡。三,衬腔在二句正词之间,单独形成一个部分,就形成了正词[乐句]与衬腔[乐句]的对比,大大丰富了花儿的曲调。所以我们演唱要根据衬腔的在花儿中的位置合理调整自己的演唱。真正做到完美地表现歌曲。
二,“花儿”装饰音的表现
  “花儿”的曲式常以2,5,6,1四个音级组合排列,多以“商”“徽”调式为主。虽然曲调有一定的局限,但由于装饰音,上下滑音,波音,顿音的运用,又赋予“花儿”无穷的韵味,这正是它的华彩和风格所在。
   “花儿”的装饰音并不规整,它可以自由地发挥点缀作用,时而用来连接上下乐句,时而又是一种韵味的华彩之处;波音的运用,可以丰富某个乐节的华彩,有时又起到一种甩腔的作用,从而大大加强了花儿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上滑音和下滑音以及顿音休止的运用,都统一在它韵律,韵味所需要的尺度内,这个尺度的轻重,长短,在不同曲调中表现各异。这个我在仔细品味韩生元[昌吉州米泉县人,他唱的花儿曲调委婉动听,词义流利顺口,风格浓郁独特,衬词,装饰音以及真假声自如运用,使他的演唱出神入化,被称为“花儿王”]和青海花儿名家朱仲禄演唱的同一首花儿后,我发现两位演唱者微妙的不同之处。朱仲禄的演唱较为夸张,嗓音显的更为浓重些;韩生元则更具山歌子的特点,高亢起伏,委婉悠长。虽然他们演唱的曲调一样,精彩的程度不相上下,但二者各具风味,都不失本派“花儿”独有的特色。这都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处理滑音和顿音休止的火候上,都恰倒好处,颇有功力。所以我们在演唱花儿的各种装饰音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音色,音量和音高去发挥。这样才能将花儿的味道进行的更彻底。
   三,“假声”的演唱
  假声是“花儿”演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许多名家都能够运用自如。无论在曲调的高音部位还是某个特定的乐句,乐段中,时而真声走腔,时而假声运腔,和谐统一,自然流畅,这正是“花儿”演唱风格的独到之处。假声在“花儿”中的运用,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过去人们在山丘旷野,用“花儿”传情达意,声音的传送要用高亢,有穿透力的,所以“花儿”歌手们便使用高频率的假声唱法,声音传递辽远,回荡长久,造成明亮激越,扣人心玄之势。
  如{河洲二令}:“樱桃好吃/[们哈吆]/树[呀]难/栽[呀]/[哎呦]树[呀]/难栽[呀就]/葡萄树[呀哈]/要/搭起[个]架[呀]/来[呀]/[哎呦]就呀/这[个吗]话[呀]/花儿里[呀哈]/要/答个话[呀]来[呀]”。开始用一叠三叹的真声唱,其中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的“树[呀]难/栽[呀]”这几个唱词就要运用假声上扬,使声音飘起来。第五小节开始又自然回到低八度的真声,第十二小节的高音落在了“这”字上,这个“这”字及后面的[个呀]就要以假声唱,由弱到强,自由延长,然后甩腔进入下一个至高音,接着又自然过渡回到真声,这样声音就有了起伏和拉开了声线,“花儿”的魅力也会表现的淋漓尽致,妙不可言。可见,假声的运用在“花儿”演唱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四 “花儿”中的方言
  方言在“花儿”中同样是体现它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虽然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它有自己的乡音,而且这种语音和语调不同于汉语和汉族方言。昌吉地区的回族方言是在地域汉语方言的影响下形成的。新疆昌吉回族花儿的歌词富有文采,是优美独特的格律诗。感情真挚热烈,语音朴实精练,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且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形象逼真,讲求声韵,常用形象化的,广大群众熟悉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名胜古迹,历史人物,鲜花五谷,蓝天白云做比,随之兴然引出主题,这种完美的花儿词就为用方言演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突出地表现了花儿的风格和韵味。例如“下”“白”“绿”“睡”“日”“门”等词,在回族方言中都有它独具的发音特点,即有陇西甘肃的腔调,也有新疆汉话方言的语音。但回族以其特有的鼻音,口腔音构成了自己的风格。包括衬词的发音轻重,顿挫,气声等,都有回族方言语音的特色。回族“花儿”运用特有的地域方言,使歌词朴实,优美,生动,形象,便于流传,为“花儿”演唱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族人唱“花儿”语言上肯定有优势,因为他们先天的生活习惯和地域都很相似,这样对于花儿中的方言问题就不会感到棘手。而这个地域之外的汉族或者其他民族的人想要唱好花儿,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花儿”难唱,难就难在了方言上,这也是为什么“花儿”没有象陕北“信天游”一样流行全国的根本原因。回族方言如果不是你长期生活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或者是你有很高的语言天分,那么回族方言你一时半会肯定是无法完美表达的。这就要求我们多听,一首花儿我们要经常听名家的唱段,耳濡目染,时间久了,熟能生巧,即使再没有语言天分的人也不可能学不会的。所以在这个上面没有其他别的捷径可走。
  “花儿”是回族人民的口头创作,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回族人民千百年生活中亲密的伙伴。通过对“花儿”演唱风格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大概地了解了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初步领略了花儿迷人的艺术魅力,任何一门艺术形式,只有通过我们的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才能发扬光大。我们不求自己成为“花儿”的专家,但熟知和把握了“花儿”的演唱规律和风格,我们就会又多了一份审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王全[新疆回族花儿的曲调特点及衬腔在曲调中的意义} 新疆艺术 1992 3  新疆艺术出版社
            海明义[昌吉回族“花儿”的音乐特点]  新疆艺术  1992  3  新疆艺术出版社
            富林[新疆回族民歌]  新疆艺术  1992  3  新疆
作者: 木吉他    时间: 2006-3-12 20:15:32

楼上的 你是那里的人 新疆的吗?~~~~~~~~~~~~~~~~~~~~~~~~`
作者: fengxuhai3    时间: 2006-3-13 17:04:05

阅了,文章不错............................
作者: 刘求沙仁广生    时间: 2006-3-14 11:44:58

呵呵。兄弟不才,是新疆艺术学院的。因为结业考试,结果磨了两晚上磨了这么点东西。呵呵
作者: wnly    时间: 2006-3-15 14:50:32

兄弟。我始终感觉写声乐类的论文还是要抓住“感觉”这个要点。

从理论和风格的角度分析的很不错。加上一些你自己唱和听时的感受也许会更好·现在的论文更需要大白话,这样才能归还本色,少些华丽的辞藻,多说些感受吧
作者: 流沙里的蜻蜓    时间: 2006-3-16 13:30:34

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不是一个专业的= =
作者: galalirica    时间: 2011-1-17 12:54:07

好文采。写这个得有点民族音乐学的功底。




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http://t2.xianlai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