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来居伴奏网

标题: 歌曲演唱中旋律的情感理解与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yyiloveyou    时间: 2007-3-26 19:16:40     标题: 歌曲演唱中旋律的情感理解与处理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歌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他的起伏变化、发展对比、高潮推进等,是最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一种要素。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神韵,是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歌唱中旋律地进行有着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连、断、收、放等多种表现手法,因此,我们要深入感受旋律写作中作曲家的作曲手法及内涵,深刻体验歌曲旋律的情感,用歌唱技巧把它表现出来,使歌唱富于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演唱中,通过旋律线条及变化发展的逻辑,领会词曲作家的感觉与意象、情感与思维以及创作的时代和意境。来达到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例如《铁蹄下的歌女》的头两句“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在这里两个“处”字都加上了装饰音,给本来已经沉重的旋律线条带来了突然更为痛苦的曲折。我们在演唱时应首先抓住这两次的曲折来充分表达国破家亡。再如《黄河怨》这首歌曲,在演唱过程中不能是从头至尾的哭诉,而要从内心深入到悲伤的情绪和情感,最后发展到要清算血债的反抗情感。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对比比较明显,这种变化和对比呈现出深受敌人欺凌的中国妇女内心的情感动态。歌曲的头两句“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表现了曲中人物的痛苦心境。“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的情绪。“命啊,这样苦”至“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这几句的情绪和情感是万分悲伤的,是一个母亲的血泪控诉。结尾段是全曲情感的高潮,要唱出一个中国妇女的愤怒和清算血债的呼声。
      一般说来,前奏是一首歌曲的触觉,它拉开了歌曲的序幕,它与全曲音乐有着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向听众预示着歌曲将要出现的某种基调,并为听众对后段音乐的了解创造出有力的气氛,它是听众与演唱者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桥梁。具体要求应该是在前奏第一个音奏响时,我们就应该全神贯注的把对歌曲的基本情绪放到前奏音乐的想象中去,让歌声在前奏情绪的激发诱导中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但有些演唱者对前奏在歌曲中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那是钢琴伴奏的事儿,把歌唱与伴奏分裂开来,只是演唱者不能很好地进入歌唱状态,从而影响演唱的效果。我们在演唱歌曲之前,要结合曲调进行反复视唱,仔细领悟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伴奏配置。对曲调的每一结构(前奏、间奏、尾声)、每一个提示(表情、速度、力度术语)都要做全面的理解。这样,旋律就会被演唱者溶化,歌词与旋律才能升华为演唱者的乐思和情感,从而在歌声中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我们在演唱时还必须抓住整首歌曲的核心,也就是高潮的处理。一般说来,歌曲中最高的主旋律音是思想感情最饱满,紧张度最强的时刻。高潮在歌曲中常常有以下几种情况:高潮在开头处出现,如《古老的歌》,《我爱你中国》等;高潮在中间出现,如《绿树成荫》等;高潮在结尾处出现,如《松花江上》等;没有高潮,旋律无大波动,有微微起伏,如《摇篮曲》(舒伯特曲)等;有一个以上的高潮,如《清晰的记忆》等。所以,我们在演唱过程中,高潮的发展要自然、合理,不能再高潮到来时,才去加工渲染,而是需要利用高潮前后关系中的对比作用来烘托它。歌曲中高潮与低潮的对比所产生的作用,就好像大海中波涛起伏时所形成的波峰一样,有着活泼的动感,对歌曲起着不断地推进作用。有些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么平铺直叙,无轻重强弱之分;要么无低潮的存在,全曲演唱都处于激昂慷慨的状态之中。总的来说,旋律是歌曲在思想感情内容上的主要造型和表现。我们在演唱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利用旋律本身的特点,正确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和音乐的表现手法,以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声音本身它是没有感情的,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工具,情是人的思想与人交流沟通的高级表达形式 ,只有把声音和情感结合起来,才能完整的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进而能引起共鸣!声音是有思想来控制,唱歌要着重歌曲的含义和表情,演唱者要给与歌曲以生命的活力。俗话说,“心里有的,嘴上才能有”,要“未曾开口先有情”。欣赏者在听好的歌曲的时候,那是在感觉一种有个性、有创造性的音乐倾诉,听那些著名歌唱家演唱那些经典的歌曲,一遍两遍乃至多边却总还是听不腻。这是因为,演唱者已经把他从歌曲中感受到的东西,忠实的、用心的诉说给他的听众了。因此说,演唱时个人的情绪和歌曲的情绪必须是一致的。
       史开勒斯说:“在唱一首歌的时候,思想上不能有片刻的静止,真正的艺术家是先在思想上把歌儿唱起来的。”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了更深刻的东西,才会有了“将心比心”的说法。在声乐上,歌唱的效果,感情把握的程度,还直接与歌唱着本身的心理状态有直接关系。演唱者本身的喜、怒、哀、乐也必然会影响到歌声,人在悲伤的时候,他说话的声音必然会有哭泣的声音;快乐的时候,言语阻燃也会带有喜悦的气氛。精神萎靡、思想涣散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唱出较好的歌曲。文化修养的高低,生活阅历的丰富程度,脾气的好坏,身体是否健康,心里是否健康等等都会影响到声音。歌唱是一种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艺术创造的高级神经活动。当演唱者以真挚的情感歌唱,把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全身心的投入歌唱表现之中时,其神情便会专注于演唱而没有任何杂念,所有与演唱无关的顾虑、想法都会因其陶醉于艺术情感的境界而被抛于脑后,从而摆脱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心应手的运用自己的技巧、声音,以美好的歌唱感动听众,实现自己的愿望。声乐它毕竟是一门艺术,很严谨的艺术,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因为,声乐她更是一门有感情艺术,两情相通,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总的来说,情感是歌唱中的灵魂。人的声音是内心审美体验和感情激发的结果。人心感于物而动,声音动于心而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歌曲从产生、演唱到欣赏都是因情而发,是曲作者动心,歌者唱心,听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成功的演唱必须唱心、唱情,在动声之前先动情,才能以己之心去感人之
心。

[ 本帖最后由 yyiloveyou 于 2007-3-26 19:20 编辑 ]
作者: jerljerl    时间: 2007-3-26 19:33:10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又上了一课,谢谢。
作者: 999999    时间: 2007-3-27 00:25:27

歌唱是一种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艺术创造的高级神经活动。
作者: 999999    时间: 2007-3-27 00:26:34

快乐的时候,言语阻燃也会带有喜悦的气氛。
作者: 999999    时间: 2007-3-27 00:33:10

快乐的时候,言语阻燃也会带有喜悦的气氛。
作者: 999999    时间: 2007-3-27 00:35:04

:funk:
作者: 999999    时间: 2007-3-27 00:41:03


作者: 妃·我莫属    时间: 2007-3-27 12:29:20

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不过有时候,感情太满也不好
作者: yyiloveyou    时间: 2007-3-27 14:04:45

谢谢朋友们的意见
这是我毕业论文中的一个小论题,
虚心汲取朋友们的宝贵意见!
作者: kitty_huang14    时间: 2007-4-5 19:19:26

投入感情很难的说。
很多歌没感情就像白开水一样。
作者: yingzi617    时间: 2007-4-5 21:05:34

要把歌唱好,我个人认为,用好气息可以让感情更好的发挥。还有也需要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了
作者: yyiloveyou    时间: 2007-4-9 23:12:27

是啊
在歌唱中
气息是重要的
但是要想表现好作品,作品的感情还是不容忽视的啊
作者: wangxiaoxin    时间: 2007-4-9 23:17:12

谢谢老师的指点,让我进一步对唱歌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 我是小黑    时间: 2007-4-10 15:59:18

要靠自己控制
要靠自己体会
要靠自己加油
作者: yyiloveyou    时间: 2007-4-10 22:20:22

歌曲是要在反复练习中体会出
气息和感情的运用的
“歌曲唱十遍和唱一百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句话很深奥,我的一个老师和我说的
作者: strongm0002    时间: 2019-9-6 14:11:00

歌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他的起伏变化、发展对比、高潮推进等




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http://t2.xianlai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