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册
- 0
- 阅读权限
- 255
- 日志
- 0
- 精华
- 3
- 记录
- 0
- 好友
- 1
- UID
- 264651
- 帖子
- 6378
- 主题
- 4865
- 金币
- 5531
- 激情
- 2154
- 积分
- 6199
- 注册时间
- 2008-6-12
- 最后登录
- 2013-2-2
- 在线时间
- 494 小时
- UID
- 264651
- 帖子
- 6378
- 主题
- 4865
- 金币
- 5531
- 激情
- 2154
- 积分
- 6199
- 注册时间
- 2008-6-12
- 最后登录
- 2013-2-2
|
本帖最后由 落魄狭 于 2011-10-27 10:24 编辑
“书读得越多越好,知识改变命运!”说起对儿子的期望,赵师傅总是如此强调。
老赵有两个儿子,一个已经高三,一个尚在初中就读。说起小儿子,老赵的脸色显露出几分得意,因为小儿子书念得好,在镇里的学校名列年级前十。大儿子在初中时染上了网瘾,成绩自此一落千丈。面临高三毕业后的出路选择,大儿子希望去北京打工,见见世面,然而老赵却固执地希望他能继续读书,“只要他肯读,我就继续供他!”
“其实让你儿子出去打工是个一举两得的选择。一方面他书读的不好,考大学的可能性渺茫,他自己又愿意出去工作,另一方面他和你都挣钱,正好可以供小儿子读书,培养成大学生,也减轻了你的负担。”我胸有成竹地分析给赵师傅听,以为他会恍然大悟般地赞同。
赵师傅连连摆手,“不行啊,没有文化,就会像我这样,来到城里像个傻瓜。如果我儿子读了大学,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没有文化,只能干最低级的工作。”
“我儿子今年大四了,现在正准备考研,以后我还要让他考博士。”宋师傅听到我们的谈话,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我儿子是党员,四级六级都过了,以后找工作肯定要容易啊。将来读了硕士、博士,肯定比本科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呵呵,可是现在的大学生一点也不吃香,”我在笑他们的天真,“几百个山东大学生还争抢挑粪工的岗位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几百个大学生争抢一个岗位早已成为旧闻。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老赵和老宋都深信,上了大学的人一定前程似锦。
然而作为身处象牙塔里的当事人,我总对自己的前途揣有几分忐忑与不安——在大学急速扩招和大学教育急趋大众化的阴影下,还有几成的大学生有十足的底气说:我是精英。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越来越模糊,一到招聘时令,大学生们开始漫无目的地投递简历,面试中唯唯诺诺,毫无天之骄子之神色,一旦获得Offer,就当个宝贝似的爱不释手。经常有新闻调侃道,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农民工。16年的教育投资可能得靠几辈子的工资才能赎回成本。知识不仅改变不了命运,反而使之在其映衬下变得更加卑微。
记得当初看NHK拍摄的纪录片《富人与农民工》时,其中一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记者在询问一位内蒙农民工出来打工的原因时,他说要挣钱给女儿读书。等到过年回家,他女儿见到爸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写满优秀的成绩单拿给他看。他热泪盈眶。当再一次分别,女儿含泪说,她要好好读书,要上大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可是在这部片子中让我看到的分明是——资源在上层社会中流转。
真的不愿戳破老宋和老赵心中的这点希望,我感觉到这点希望对他们甚至更多的为了儿女而在外打工的人来说,都和生命一般重要。除了知识,他们没有其他更多的手段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下一代,是他们全部的赌注。
也没有必要那么悲伤,看我们的父辈们,很多人没有机会读书。 |
|